燙傷的急救處理,熱力要造成損傷需要兩個條件一是較高的溫度,而是持續一定的時間,兩者缺一不可。
如果溫度很低比如38度即使時間很久也不會造成損傷;另外即使溫度很高,如果持續時間足夠短也不會造成損傷。而溫度即使不是很高,如果持續時間足夠長,也會造成燙傷。記得曾經有位患者,電擊傷後手指失了感覺,有一次他吃了一個熱饅頭,結果手指被燙傷了。既然這個患者可以將饅頭吃下,可見這個饅頭溫度不會太高,之所以導致了燙傷是因為熱力持續的時間足夠長。所以燙傷後重要的急救措施就是迅速降溫,有效的降溫,降溫一方面可以阻止進一步損傷,同時也可以止痛。實用的降溫物質就是涼水,燙傷後應把燙傷部位浸泡在涼水裡或者自來水持續沖洗,或者用冷毛巾濕敷。如果衣物被熱液浸透,應該將衣物脫下,因為如果不把衣物脫下,衣物的熱量會持續的對皮膚進行熱損傷。很多家長擔心脫下衣物會把燙起的水泡皮撕下來,其實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原因有二,一這些燙起的水泡皮已經壞死了即使留着也不會成活;二如果水泡大的話燒傷科大夫在清創時會把這些皮去掉,進而清除水泡下的壞死組織或者敷藥。所以應果斷的脫去浸濕的衣物,不用擔心撕下皮來。緊急處理之後,接下來就應該是儘快就醫,在就醫的途中也應該繼續降溫,這樣可以減少疼痛。
錯誤的做法就是燙傷之後,不做任何降溫處理就去醫院,尤其在衣物被熱液浸透的情況下。從燙傷到大夫處理,即使你家就住在醫院對面,這個過程也要10多分鐘吧,這個時間衣物上的熱量足夠把皮膚燙壞死。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你把羊肉片放在不太熱的火鍋里10分鐘,是不是肉也熟了。另外一個錯誤做法就是自行塗各種油膏之類的東西,燒傷科大夫就是通過皮膚顏色判斷燒傷深度,從而確定治療方案,這些東西可能會影響皮膚的顏色,干擾大夫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