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11月10日,衛計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司長楊文莊在國新辦的發布會上表示,相信二孩政策未來不會對香港的市場或對香港老百姓在奶粉、尿片方面的供給構成威脅。
有香港記者提問稱,港澳地區比較擔心的是放寬二孩政策對港澳的醫護和奶粉造成的壓力。
對此,衛計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司長楊文莊稱,廣東及深圳的很多鄉親到香港採買一些東西,購買嬰兒奶粉,引起了一些香港居民的不滿。
他表示,一方面,在婦幼產品生產方面,這幾年我們會按照“十三五”工作總的安排,加大對這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國內的企業也會根據社會潛在的需求加大投入,市場也會有很多資源,根據中國新生人群的需要,提供一些母嬰產品進入市場。
楊文莊說,我相信未來不會對香港的市場或者對香港老百姓在奶粉、尿片方面的供給構成什麼樣的威脅。因為我們全面兩孩的政策落地以後,生育率還要不斷地釋放出來,不會一天就爆發式增長,相信國內都會看到這個市場的潛力,加強這方面的投入,會很好地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
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是從我國戰略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這是站在中華民族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作出的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的重大舉措。
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一是有利於更好地滿足群眾的生育意願,促進家 庭的幸福與社會和諧。當前,多數群眾希望能夠生育兩個孩子,據調查,20-44歲已婚人群平均理想子女數是1.93個,農村是2.1個左右,城鎮是1.8 個左右。還有80%的人希望有兒有女。實施全面兩孩政策,能夠滿足絕大多數群眾的生育意願。從長期看,政策調整後,家庭規模有所擴大,有利於構建穩定的親 緣關係網絡,增強家庭的代際支持、養老照料功能,促進家庭發展。
二是有利於優化人口結構,減緩老齡化壓力,增加勞動力供給。上 世紀七十年代初全面推行計劃生育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下,經過不懈努力,我國人口過快增長勢頭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歷史性轉變,人 口自然增長率從1971年的23.3‰下降到2014年的5.21‰,婦女總和生育率由5.4下降到1.5-1.6,有效緩解了人口過快增長對資源環境的 壓力,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基礎性保障和支撐。進入本世紀特別是“十二五”以來,伴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 人口發展呈現出重大轉折性變化。總量慣性增長的趨勢明顯減弱,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勞動年齡人口和育齡人口開始減少,群眾生育意願發生了重大變化,少生優 生已成為社會生育觀念的主流。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有利於改善人口結構,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戰略目標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據預測,實施 全面兩孩政策,2050年可增加3000多萬勞動力,勞動力年齡結構有所改善;到2050年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重,與不調整政策相比降低2個百分 點,將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人口老齡化進程。
三是有利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短期看, 將直接帶動住房、教育、健康、家政及日用品等方面的消費需求,刺激擴大相關領域投資,增加就業。長期看,對經濟增長的正效應更為顯著。雖然近期會略微推高 人口撫養比,但是新增人口進入勞動年齡後,將降低人口撫養比,使經濟潛在增長率提高約0.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