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因意外受傷而留下疤痕,如擦傷、摔傷、磕傷、刀傷等。只是由於受傷程度的不同,有的疤痕明顯,有的不明顯。明顯的疤痕不僅影響着皮膚的美觀度,還會影響個人心理,讓人變得沒有自信。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修復疤痕,一起來看看,外傷疤痕的護理注意事項吧。
外傷疤痕的注意事項
1、留下疤痕後要調整好心態。因為不好的情緒會致使體內的壓力荷爾蒙分泌。肌膚的循環機制也會被打亂,導致免疫力下降,對疤痕的修復會有所影響。
2、保持清潔衛生。因外傷留下的傷口要注意皮膚清潔衛生,及時擦去汗液,不可用手搔抓、用衣服摩擦疤痕或以熱水燙洗等方法來止癢,以免造成局部刺激,促使結締組織炎性反應。
3、避免細菌的侵入。特別是愛美的女士要避免化妝品對傷口的刺激。因為各種化妝品都含有香精、色素、防腐劑等成分,這些成分中又有重金屬鉛、汞、鐵以及甲醛,刺激皮膚,會增加疤痕的刺癢感。
4、避免過度摩擦和過度活動。由於疤痕表面結構和功能不完善,表皮較易受到損害,如果任意抓撓外傷處、過度摩擦,會導致表皮和纖維板層分離形成水疱或血疱。
5、注意飲食。治療疤痕的過程切忌不可以大量進食辣椒蔥蒜、酒等刺激性較大的食物和海鮮、牛羊肉等易發物。
6、注意防曬。外出最好帶上遮陽傘,避免過強的紫外線照射,增強傷口的色素沉積。
7、均衡營養。平時多進食雞蛋、瘦肉等蛋白食物,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C、E以及人體必需氨基酸的食物,這些食物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表皮細胞代謝功能。
外傷疤痕常見的4種類型
1、淺表性疤痕:多見於擦傷。為皮膚破損感染而形成,這種疤痕外觀稍粗糙,有時色素沉着或脫失,但局部軟,無功能障礙,一般不做特殊處理。臨床上常見皮膚擦傷、皮膚淺表感染、淺II度燒傷。
2、萎縮性疤痕:外觀多較平坦。與正常皮面相齊或稍低萎縮,疤痕的表面平滑而光亮,色素減退呈現白色,少數色素沉着區呈暗褐色,一般不引起功能障礙。
3、凹陷性疤痕:疤痕表面明顯低於四周正常皮膚。多由皮膚、皮下組織或深部組織缺損的創傷癒合後所致。也可由於皮膚軟組織的嚴重化膿性感染造成較廣泛的組織缺損所引起。
4、增生性疤痕:疤痕明顯高於周圍正常皮膚,局部增厚變硬。在早期,因有毛細血管充血,疤痕表面呈紅色、潮紅或紫紅。在此期間,癢和痛為主要症狀,甚者可因搔抓而致表面破潰。
【溫馨提示】:外傷造成的疤痕疙瘩和疤痕增生必須儘早治療,不然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而一些不嚴重的疤痕,雖然不會造成功能性障礙,但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我們的美觀,所以萬一留下了疤痕,還是建議大家儘早治療,以免給人生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