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溫燙傷的患者越來越多,那麼如何才能避免出現低溫燙傷呢?
很多人喜歡泡腳。有些人還買了可以加熱的泡腳盆,感覺如果溫度不高就不舒服。實際上我們在這裡要提醒一下,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他們的基化蛋白造成了末梢神經的損害,他們感覺遲鈍,對外界的燙傷,自我保護的這個反應能力很差,他們的痛覺閾很高,它容易造成低熱持續性燙傷,危害更嚴重。
低溫燙傷在臨床上看着輕,實際上很嚴重.比如說電弧燒傷,溫度上千度它是瞬間的,這種是看着重實際相對輕一些,因為他作用時間短。比如說火焰,一個人很機靈,如果說一起火他瞬間脫離了火焰,猛火溫度也是很高的,這種我們觀察到基底蒼白,基地蒼白這種專業術語是三度燒傷,但往往他們三周。低溫燙傷看着很輕,但是往往已經到了深三度,骨骼肌腱都已經損壞。
所以平時給糖尿病人、截癱等病人使用暖水袋、暖寶貼的時候,要注意不能長時間的貼在身體上。因為在中國,糖尿病是一個高發病,很多人都要面對這樣的情況。在泡腳的時候家裡人應該細心點幫他試水溫,不要靠他自己。就在家配一個溫度計,這樣把風險降低,溫度在43度左右一下合理。
大家在冬季使用能夠持續發熱的產品時,建議間斷使用。可以用半個小時,拿下來讓皮膚透透氣,也能讓局部殘留的熱揮發一下,這樣再繼續用,不能造成損害。另外呼籲各種產品一定科學化,規範化,指導大家正確地使用這個產品,指導工作要做細,隔衣服使用。
小兒不能表達感受,只能靠哭來傳達痛苦,所以就要父母細心觀察發現問題,規避風險,尤其在應用熱敷時注意溫度和持續時間,避免低溫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