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生活中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造成傷害包括生病等,就需要手術來時行治病,但是外傷和手術後的切口也會留下難看的疤痕,那麼如何護理才能作到不留疤痕呢?
1,可以口服一些藥物:如傷後或術後即開始服用積雪苷片、維生素C和E,預防瘢痕增生,一般用藥3個月以上。
2,嚴格預防傷口或切口感染,同時傷口或切口外用藥物至傷後或術後1個月:傷後或術後一定保持創面傷口清潔乾燥,拆線之前不能弄濕或弄髒,拆線2天後如刀口好才可正常洗滌或洗澡,注意不食辛辣食物,避免日光照曬,保護創面不受損傷,繼續應用表皮細胞生長因子軟膏(易孚)和/或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艾夫吉夫)至傷後或術後一個月,傷口穩定為止,以1日外用2-3次為好。
3,傷後或術後1個月後開始用抗疤藥物:常用舒痕、芭克、巴克靈噴劑、喜遼妥、瘢痕止癢軟膏,積雪苷軟膏或康瑞保等軟膏製劑或噴劑,外塗一薄層,每天2-3次,並適當安摩或熱敷,促進藥物吸收。晚間或白天外出可用美皮護或瘢痕貼(自粘性硅膠片)等貼劑:用法是依據瘢痕長度和形狀修剪,周邊超過瘢痕1厘米,每天應用12小時左右。每天用後可用清水洗淨晾乾後再用,直到不粘為止。如無異常,應持續應用抗瘢痕藥物達到術後6個月以上。建議軟膏和貼劑交替使用,每次僅用1種藥物,如出現不良反應(如過敏),應停用該藥,待創面好了後換用其他藥物。
4,易於包紮的部位,宜同時使用彈力套:開始應用彈力套,多與上述藥物同時應用:應有適當壓力,每天除洗澡外持續使用(包括睡眠時);應堅持應用6個月以上時間。部分部位不適合穿戴彈力套,可以改用3M膠帶或皮膚表面縫合器,減少切口張力,減少瘢痕復發。
5,損傷較表淺時創面易於留下色素沉着,可用退色素藥物:絲白祛斑軟膏或氫醌乳膏,按照醫囑或藥物說明書使用。
6,注意事項:①瘢痕是國際醫學界難題,各種治療方法復發率均較高,但堅持治療還是能夠改觀的,應充滿信心;②瘢痕治療需時較長,約1-3年,手術治療也需要多次,外地患者需安排好事務診療,即使如此也難以確保不留瘢痕痕跡,但能程度的降低瘢痕發生風險;③瘢痕疙瘩術後極易復發,我們主張手術切除+電子線放療或定期採用注射藥物和配合物理康復藥物導入等綜合治療,同時一定要2個月複查1次,如有瘢痕高出皮面和明顯的癢痛不適,應儘早來院複查;④注意告知治療中的不良反應,並積極配合治療,按照要求定期來院複查,如等瘢痕長大再來治療會增加治療難度;⑤術前應注意告知醫師患有心臟病、惡性腫瘤、結核、出血性疾病、肝腎疾病、糖尿病、精神病及藥物過敏情況。